第411章 两国城议和(1 / 2)

陇右道,洮州。

自从吐谷浑求和以来,与之紧紧相邻的陇右道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久违的和平,让李世民脸上的愁容也少了很多。

李唐江山虽然是打来的,但只要有一丝希望。

他也不愿看到百姓生灵涂炭,将士浴血奋战。

李世民刚拿起长安城送来的上书,中军帐的门帘被人掀了起来。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

“老黄,你是不是又遇到难题了呢?”

李世民紧锁的眉头,瞬间舒缓开来。

他放下上书笑了出来。

“伊老弟,可把你给盼来了快看看这个。”

说着他把放在一旁的国书递向了伊关。

“伊老弟,这是前日吐谷浑遣使送过来想要和谈的。”

吐谷浑求和,李世民之前征求过伊关的意见。

但是这一次,吐谷浑竟然主动邀请伊关前去。

李世民一时拿不下主意,这才专程把伊关从凉州调了回来。

“黄老哥,看来吐谷浑还是想和大唐和谈的。

不过为什么点名,让我做大唐的和谈的代表呢?”

“伊老弟,从我的内心来讲我也是想让你做代表。

毕竟前线能参与和谈,你是最佳人选。

但吐谷浑这样主动说,我心中多少有些忐忑。”

伊关展颜一笑,心中稍暖。

“难得黄老哥为我担忧,不过一切反动派在我看来纸老虎!”

“反动派?纸老虎?”

李世民还没有反应过来,伊关直接坐在了他面前。

“总之一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我大唐还能怕了一个小小的吐谷浑,一言不和就开干!”

李世民不禁被伊关逗得仰头大笑。

……

吐谷浑,王城。

慕容欣德采纳了范秋的意见之后,几日交谈之下。

他深深被范秋的见识所折服,两人从吐谷浑的内忧谈起。

讨论治国理政之策、讨论对大唐的手段、讨论用人之法。

一些慕容欣德从未听说过的词语,一刻不停的从范秋的嘴里吐露出来。

慕容欣德连连称赞。

“范秋,吐谷浑有你这等人才何愁大唐不退兵!”

“王上谬赞了,臣只不过纸上谈兵而已,不足挂齿。”

“你也太自谦了,比如这次你提出的议和之策。

在我看来就是上策,伊关……”

慕容欣德的话音未落,范秋赶忙打断了他,眉头紧蹙。

“王上,伊关其人在大唐可谓是声名鹊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