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是高熲。
如果说别的元勳重臣获罪,都是因为遭到杨坚猜忌的话,那么高熲获罪的理由显然更为充分——他不仅引起了杨坚的猜忌,还无意中得罪了一个绝不该得罪的人。
这个人就是独孤皇后。
所以,高熲不落马,简直是没有天理。
如果要评选史上对爱情最为专一的皇帝,杨坚一定是毫无争议的No.1。别的皇帝都坐拥后宫三千佳丽,惟独杨坚一辈子就面对一个黄脸婆,偶尔偷腥劈腿一下,皇后就会很生气,后果就会很严重。
当然,至少在形式上,杨坚也是拥有后宫的,只不过天性善妒的独孤皇后常年把守着后宫的大门,所以后宫的那些美女都成了摆设,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独孤后性妒忌,后宫莫敢进御”。
(《资治通鉴》卷一七八)作为一个富有四海的皇帝,而且是一个功能健全的男人,杨坚拥有一大群合法的美女老婆,却生生被剥夺了与她们同床的权利,这样的处境,绝不比“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群太监上青楼”更好受。
在此情况下,“出轨”就是在所难免的事了。
有一年夏天,杨坚照例到仁寿宫避暑。尽管其后宫形同虚设,可按照礼制,仁寿宫还是要给他配备后宫嫔妃的(用不用是一回事,但配是肯定要配的)。往年杨坚来度假,也没有哪个嫔妃宫女让他特别动心,但是这一次,一个美女的出现却让杨坚的内心忽然间波澜大起,於是当天夜里便临幸了她。
多年来为妻子守身如玉的杨坚,这回之所以没守住,其实也不能怪他,因为他遇到的这个美女,是尉冲迥的孙女(当年尉冲迥兵败后被没入后宫),从小就是名闻天下的美人坯子,后来又在宫里养了这么多年,自然出落成了一个举世无双的大美人。这样的美女,只要是个男人恐怕都难以抗拒,更何况杨坚还是她的法定丈夫。
跟尉冲氏的一夜风流,是杨坚这辈子第一次“出轨”,但也是最后一次。
因为,此事第二天就被一向忠於职守的“后宫守门员”独孤皇后知道了。她得知后什么也没说,一直到度完假,从仁寿宫回朝,还是没有任何反应。可就在杨坚暗自庆幸的时候,有一天早朝结束,就有人向他报告了尉冲氏暴亡的消息。
尉冲氏何故暴亡?
这个答案连傻瓜都知道。
杨坚悲愤莫名,可又不敢跟独孤后发脾气,只好牵上一匹马,独自奔驰出宫,并径直骑出城外,不走大路,专走小道,一口气在山谷中奔走了二十多里,以此发泄内心的愤懑。
时任尚书左、右仆射的高熲和杨素,从宦官口中得知皇帝“离家出走”了,顿时大惊失色,慌忙打马去追。追了半天,总算在深山中找到了失魂落魄的杨坚。
高熲和杨素双双下马,死死拽住杨坚的缰绳,苦苦劝谏。杨坚面朝苍天,长叹一声道:“我贵为天子,却不得自由!”高熲赶紧说:“陛下岂能因为一个妇人而轻天下?!”高熲这话的意思,可以作两种理解:一,这个妇人指的是尉冲氏,意思是不要为了一个美人而抛下江山社稷;二,这个妇人指的是独孤皇后,意思是不要因为皇后善妒就跟她一般见识,应以天下为重。
从当时的语境来看,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但是,高熲却无法阻止别人作第二种理解,尤其无法阻止独孤皇后作此理解。
杨坚听了高熲和杨素的劝谏,怒气稍稍缓解,但还是没有要回去的意思。高熲和杨素只好在旁边陪着他。君臣三人就这样在深山之中默然良久,直到深夜,杨坚才掉转马头,缓缓向城内走去。
杨坚回宫时,自知杀人理亏的独孤后早已在内殿等候多时。一见老公满面阴沉地回家了,独孤后赶紧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不住地痛哭流涕、叩首谢罪。
反正那个狐狸精已经去见阎王了,此刻的独孤后也不在乎多流几滴鳄鱼眼泪、多磕几个响头。
人死不能复生,杨坚当然也没辙,而且看皇后磕头磕得那么辛苦,心头的愤怒也消了大半,加上高熲和杨素又在一旁拚命替皇后说好话,最终也就原谅了她,随即命人摆酒,跟皇后干了几杯,算是把这不愉快的一页翻过去了。
可是,杨坚原谅了独孤后,独孤后却不能原谅高熲。
因为,高熲说的那句话很快就落进了她的耳中,而且她偏偏又作了第二种理解——好你个高熲,居然敢把我一个堂堂皇后说成是一个妇人,你也太不把老娘放在眼里了吧?!
本来,独孤后是一直把高熲视为心腹的(因为高熲之父高宾是她父亲独孤信的旧部,曾被赐姓独孤),可经过这件事后,独孤后就对高熲恨之入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