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三章南美变局(1 / 2)

澳洲风云1876 葡萄无牙 4622 字 4个月前

第907章 南美变局

火地岛海战之后

帝国远征打击舰队下属几支巡洋舰支队,对美大西洋舰队的残余舰只围剿追杀,持续了一周之久。

米国海军逃窜的5艘巡洋舰被击沉一艘,俘虏两艘,剩余两艘美巡洋舰被逼的无路可逃,选择冲滩后被击毁。

四十几艘逃窜的雷击驱逐舰中大部分由於航程不足,被丢弃火地岛沿岸滩涂上,约有十几艘越过麦哲伦海峡,躲进阿根廷南方小渔港内,被追兵赶到或击沉或俘虏。

美海军只有两艘860吨级雷击驱逐舰侥幸在沿岸港口获得煤炭补给,一路向北逃至布宜诺斯艾利斯港,随即被赶到的大洋帝国两艘巡洋舰堵在港口里。

这两艘巡洋舰切断了港口对外贸易,肆无忌惮的对出港舰只炮击,造成阿根廷海军方面三艘巡逻艇(一艘被击沉,两艘被击伤)及几艘货轮损伤。

连续封锁了一周时间

面对大洋帝国海军巡洋舰的嚣张,阿根廷海军极为愤怒,为了打破封锁,派出以四大巡洋舰为首的阿根廷海军主力出港展示武力。

这四大巡洋舰是阿根廷海军主力,在上个世纪末向意大利人订购了三艘“加里波第”级装甲巡洋舰,再加上一艘英制6800吨巡洋舰,这让阿根廷海军实力拿到了南美的头把交椅。

四大巡洋舰分别是加里波第将军号(6840吨),圣马丁将军号(8100吨,下皆同),培列顿将军号和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全都是舰龄10年以上的老舰, 在南美地区耍耍威风还可以, 在大洋帝国海上军事力量面前就是盘菜。

果然,这4艘阿根廷巡洋舰刚刚驶出海湾不久,就被一支高速插上的皇家海军巡洋舰中队截住了回港的归途,面临被全歼的可怕后果。

阿根廷海军果断怂了, 在未发一枪一弹的情况下升起白旗投降了。

这种事情听起来挺魔幻, 其实压根也不稀奇。

阿根廷人色厉内荏早已经有苗头了,其海军力量表演一番就投降的火速变脸行为, 内中有脉络可循。

自从去年9月3日开战以来

米国人被打的满头包, 西海岸都被大洋帝国武装占领了,北美洲战败的消息不断传来, 阿根廷社会从上到下早就慌的六神无主, 对战时政府的猛烈抨击舆论高涨。

且不说这些

阿根廷南部和中部各省纷纷发电,公开表示与布宜诺斯艾利斯战时政府决裂,切割, 耻与为伍。并通过各种渠道示好,欢迎大洋帝国正义威武之师进驻,那真是朝思夜盼王师,表现的比盟友还盟友。

考虑到这些地方省份大多是意大利人和西班牙人后裔势力,有这种表现就不奇怪了。

西班牙早就被米国人和大洋帝国玩废了,意大利人各种神之操作, 压根儿也没有真正抵抗的心思。

大洋帝国南美远征军登陆部队在智利艾森港登陆以后, 除了在当地留下了760人的一个营守备以外,全军2.6万人向东迅速开进, 仅两天时间就前进145公里,越过阿根廷与智利边境,进入阿根廷圣克鲁斯省, 并且一路向北迅猛推进。

圣克鲁斯省立刻易帜,敞开大门欢迎帝国军队。

随后丘布特省, 内格罗河省纷纷倒戈, 兵不血刃的举手投降。

皇家陆军兵分两路

一路是装甲挺进兵团, 由二个机械化装甲营和二个步兵团组成, 总兵力约7800余人,分乘数列火车从圣克鲁斯省一路北上, 穿越丘布特省,内格罗河省,行程近2000公里抵达布宜诺斯艾利斯省南部边界,这才遭到当地武装阻截。

装甲挺进兵团随即放弃火车, 沿途击溃了数个高乔人骑兵团, 占领了阿根廷中部极其重要的布兰卡港, 并在此休整,等待骑兵挺进兵团的到来。

双方合兵一处, 准备对繁华富裕的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下手,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第2路是香格里拉师主力部队, 兵员总额约为1.8万余人,装备了数百辆卡车和上万辆自行车,在抵达圣克鲁斯省之后就地征集大量马匹,马车行动, 极大的增强了部队运动作战能力,华丽变身为骑兵挺进兵团。

在此后二十多天时间里, 香格里拉师在沿途老百姓夹道欢迎中, 向北挺进2000余公里, 顺利抵达港口城市布兰卡作短暂休整, 以利再战。

此时, 取得火地岛海战大捷的帝国远征打击编队也移师布兰卡港,从海陆两个方面严重威胁阿根廷首都区布宜诺斯艾利斯,其沦陷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布兰卡港距离首都区布宜诺斯艾利斯只有630公里,是阿根廷最重要的商贸港,公路,铁路,海运十分发达,是阿根廷中部重要城市,它的不战而降对首都区布宜诺斯艾利斯震动极大。

为什么这么说呢?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

阿根廷的主要铁路线开始动工兴建,主要铁路线有三条。

北线主要连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拉普拉塔河三角洲,西线主要穿越安第斯山, 将阿根廷和智利连为一体。

南线是1865年动工的连接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查斯科穆斯之间的铁路,将首都区与南部各省连接在一起。

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就是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布兰卡港, 其作为阿根廷南部广阔潘帕斯平原最优良的牛肉和谷物出口深水港, 肩负着向欧洲出口农产品的重任。

1880年,阿根廷铁路里程数为1570英里,到1889年,增长到5850英里的铁路线已将各省与港口连接起来。

1900年,总里程数达到1.03万英里,1908年,又进一步增加到1.735万英里,其沿海港口设施也得到了扩建和改善。

由於运河的开凿和挖掘,罗萨里奥的码头能够吞吐远洋货轮,1880年后,罗萨里奥市因此成为阿根廷最主要的港口之一,仅次於布兰卡和布宜诺斯艾利斯,位居第三。

1884年后,由於与南线铁路网的接通,巴伊亚·布兰卡成为南潘帕斯和巴塔哥尼亚羊毛和小麦出口的主要港口,鉴於其重要的地位,政府对原来的码头进行了大力修缮,并新建了很多港口设施,加上该市有着与阿根廷全国各地相连的发达铁路网,使其保持着阿根廷最重要出口港的地位。

布兰卡位於南潘帕斯平原腹地,这里盛产牛肉和小麦,也盛产优质巴塔哥尼亚羊毛,是大洋帝国经营毛纺织厂商人集中之地,也是在该国投资重点区域,阿根廷毛纺织业总会就坐落在该市。

这里是战争发起的策源地之一,也是大洋帝国商人遭受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更是阿根廷政府打压华人重灾区,在城郊建有6个集中营,集中关押了富有资产的华裔家庭上万个,人数多达6万余人。

不作就不会死!

令帝国皇帝李福寿震怒的迫害华裔商人事件,主要就发生在布兰卡市,成功引起了大洋帝国的滔天怒火。

这里也是全国人口第二大城市,居民总人口多达52万余人,其中华裔人口63000余人,占比超过12%,整个南美洲华裔人口比例最大的城市。

在羊毛战争爆发早期

布兰卡市居住的华人受到严重迫害,工厂,企业股权,店铺和房屋等资产全都无偿收缴,家人被关入集中营,军队和警察疯狂迫害当地华裔人士,各种压榨手段层出不穷,迫害致死的案件多达数百宗,数万华裔人士流离失所,被政府收押关进了集中营,财产损失高达数千万金比索,一时间可谓丧心病狂。

对此,帝国皇帝李福寿发出了;“明犯帝国者,虽万里必诛之”响亮誓言,并且尽起大军,发动了世人瞩目的“羊毛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