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2 / 2)

元配 石头与水 3713 字 4个月前

「唉哟,还记得这么清楚。」跟老娘道,「怪道咱小丫头念书灵光,这脑袋瓜子,记性就是好。」

魏老太太点头,「这点像我。」

「也像我。」

仨人吃着早点,魏杰魏明魏云还有王氏出去上班,王氏还很有眼力的替长辈把早点钱给结了,魏老太太笑呵呵地,「都去上班吧。」待几人走后,夸王氏有眼力。

魏金低声道,「岂止有眼力,跟个精豆儿似的,就是长的有点儿丑。」王氏那相貌,就甭提了。魏老太太魏金魏心这样中不溜儿的,在魏家就是丑的,王氏那相貌,简直中不溜儿都不如,脸型说不上脸型,眉眼说不上眉眼,不管鼻子嘴,都生得土气。不过,人有眼力,说话也乖巧,魏金跟老太太说,「是阿杰的同班同学,在学校是班里的班长,闹事包一个,追咱阿杰追了四年。」

魏老太太道,「我说哪,怎么说了这么个丑媳妇,原来是倒追的阿杰啊。」

魏心说,「奶奶,你没听我大姑说,大嫂以前在班上是班长哪。」

「是个当官的材料。」魏老太太点点头。

「特别精,跟阿杰他娘可不一样。」魏心跟老娘介绍着侄媳妇的情况,魏老太太另有观点,「当家做主,就得精点儿好。我常说你大嫂性儿软。」

「现在也不软了,妈,你别看我大嫂话不多,做生意可有一手。她自己掌着个铺子,我听说生意不比阿时掌的老铺差。」

魏老太太喜滋滋地,「那还不好。」又说闺女,「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以前女人不能出门赚钱,现在都一样啦。男女平等,女人就得会赚钱,才直得起腰。」问闺女草莓生意如何?

魏金道,「不比以前了,也还成。」

魏老太太道,「等出去了,另谋条路子,我看你也是个能挣钱的。」

「那是!」魏金对自己也是极自信的。

正吃着早饭哪,赵丰赵裕连带着各自媳妇都过来了,他们也是要上班去,头去上班前过来看望外祖母二舅二姨这些长辈,赵丰还说要结早点的账,没想到王氏早结过了,魏金道,「行了,去跟你二舅二姨打个照面儿,你们也上班去吧,晚上过来吃饭。」

赵丰道,「妈,我爸说祖父晚上定了春华楼的席,请外祖母大舅二舅二姨过去吃饭。」

魏金一寻思就知道,「行了,还应你祖父的名头儿做什么,无非是咱家拿钱。这么些人,起码得四桌,一会儿你顺道去咱家柜上跟你爸说一声,别定少了。」

赵丰应下,辞了外祖母和小表妹就往大舅家说晚上吃饭的事了。

魏老太太说闺女,「别总当着孩子派老人的不是,孩子们都大了。」

「我就不是派也是这么回事。」魏金道,「我要不说说就憋死了。妈你不知道那老婆子有多偏心,咱们丰哥儿媳妇裕哥儿媳妇还不都是老赵家的孙媳妇,俩孩子也都是大学生,工作都是在报社,您说说,多体面。那二房柱子媳妇,就因着娶的她娘家的侄孙女,丰哥儿媳妇裕哥儿媳妇进门,都是给个老银簪做见面礼。我也不挑现在这东西还有没有人戴,反正她给是她的心,结果倒好,给我家的都是银的,给柱子媳妇的就是金的。把我气坏了。」

魏老太太一听这事也是生气,不禁嘟囔一句,「这死老婆子。」

魏心劝她俩,「别生气了别生气了,我看俩嫂子都是斯文人,要不大姑你娶这么好的儿媳妇进门儿哪,这是大姑的福。」

魏金给侄女哄的喜笑颜开,同侄女道,「不是我吹牛,虽说你这几个嫂子没有读硕士博士的,也都还成。就是明哥儿还没过门的媳妇,也是正经医学院的文凭。」

魏心道,「要是读博士能更好。」

「这还真是。」以往魏金对於念书一事是无所谓的,如今观点真是改变了不少,魏金道,「以前我那老观念就是家里有买卖,以后都在自家铺子里干就是,可如今这年头,铺子里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何况家里这些个儿孙,难道都指望着铺子过活。要是高中毕业,工作就差很多。他们都是大学毕业,阿杰阿明的工作最好找,在学校的时候医院就定了他们,工资也不少拿。阿丰阿裕两个,虽说是毕业后找的工作,可也不难找,干的活也都是斯文活,说出去也极是体面。也省得都挤在家里吃这一锅饭。这要是能出去,也叫他们先读个博士,总能再进一步。现在要是想在大学里当老师,最好是有留洋背景。」

魏心不解,「大姑,你想阿丰哥阿裕哥去大学当老师啊?」

「傻丫头,这能不想?我跟你说,别看你这四个哥的工作在外人瞧着都体面,他们四个加你四个嫂子,哪个都没有云姐儿挣的多,云姐儿在高中教洋文,一个月有一百块大洋。」魏金说到侄女的工作就羡慕的不得了,「要说出息,还是云姐儿最有出息。」

魏老太太都说,「这可真不少,高中老师就有这许多啊。」

「那可不。一般的高中老师也有六七十块的,云姐儿在的这个学校好,老师工资就高。」魏金道,「妈,你说咱们云姐儿多有本事啊。这要是能在大学教书,那些高级教授一月有两三百大洋哪,体面又实惠。」

祖孙三人叙着闲章吃过早饭,就回家歇着去了。

昨儿头一天回家,光顾热闹了,今天在家里没什么事,一大家子就整理起带回北京的礼物来,每人都有份。李氏都说,「如何买这许多东西,这得多少钱啊。」

陈萱拍拍大嫂的手,「大嫂,都是家常用的。」

李氏也就没再客气。

女人们把带来的礼物分了,兄弟两个去书房说话,因孩子们前些年都在念书,故而便单辟了间书房。魏年此次回国,除了多年未归,要回来给父亲扫坟莹外,也是有一事想跟大哥商量。他如今在国外也算小有根基,魏年回来后见孩子们这些年并未耽搁年华,都是读了大学的。魏年终生受益於读书之事,就想问问大哥,有没有让孩子们出国留学的意思。当然,要是按魏年的心,他大哥现在做的事业也不是什么安全的事,他既能在国外站住脚,若是大哥有意,便是一家子出去避一避也是好的,一则可让孩子们继续学业,二则待国内太平再回国,也未为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