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心腹(2 / 2)

王太后道,“侯芭是金吾军的得力人才,我本来扔去守先王的陵墓,你既然说也要拉拢魏峥嵘原来的人马,我就放他回来,领一只百人队护送你们去太一山。离开魏国之后,每隔半个月,你们神州会要写信向我禀告进展。”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韩英姿可不会听王太后的遥控指挥,但他应了下来,

“遵命。”

到时随便编一点东西应付下她就是。

龙舟从龙潭湖上溯,返回御花园的金明湖。

王宫在西河之乱中部分损毁,宫中委托墨子会修葺御殿,老魏王天人五衰的寝殿不祥,废弃不用。如今王太后在御花园的金明湖偏殿听政。

她还请墨子会在金明湖畔另外建造了一个大水法,每隔一个时辰,大水法上的兽嘴就会喷吐泉水,奏响王太后喜欢的曲子。

虽然已入夜,小魏王如意却依旧在御花园和墨子会的工匠们学习做木工活。韩英姿启发了这孩子的墨学兴趣,他最近对土木营造格外痴迷。

王太后漫不经心地摆弄了下小魏王做的小椅子,教训了小魏王几句,命他回御书房读晚课。然后独自进入了偏殿。

老魏王是神人,他的宫中通常只有机关人。李汧虽然得到了金丹,仍然是凡人的心思,她讨厌王宫的清静孤寂。

神州会一去魏国,她又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只有西河会那群不人不鬼的妖邪陪伴着自己,大梁的文武百官全是自顾自的利益,不肯对她坦陈肺腑。

山积的政事案牍她全无兴趣,可又不知道交付给那个大梁的官吏能够称心如意的办理。修炼的路径也是茫无头绪,空有一身移山倒海的真元却只能发挥一点点力量。

李汧搜索着老魏王的金丹,除了血誓,那里的道术记忆几乎不剩下什么,唯有一个黑色的乌鸦符契引起了李汧的兴趣。

她试着用丁公传授的施展神念之术,和那个乌鸦符契沟通,除了那些西河邪修,老魏王还和哪个厉害人物有着隐秘的联系?

一个衰老枯瘦、结跏趺坐的和尚身影浮现在李汧的神念之中。她不禁呼道,“是你!”

王太后的神念之中,罗贽半睁他的双目,缓缓道,“看来,王太后的确继承了老魏王的金丹,才能见到在深定之中的我。这是一个幽微的世界,哪怕是道门的圆满金丹也是无法知道我们之间的密谋的。”

李汧知道,这个老和尚是大梁的名人,魏国政事最激烈的批评者。可她今天白昼的神识感应到这个老和尚,只有初习炼气士的程度。不,他绝不是初习炼气士,丁公说过,只有圆满金丹才能如此自如地和自己相隔数十里进行心灵感应。

李汧不悦道,“为什么要担心道门在看!我的一切不都在道门的掌握之中吗,我这个魏国主人也是道门给的。”

罗贽微笑,“但在这里,道门的手脚伸不到。”

李汧心中起伏,道,“空门的人根本没有胆子违抗道门,你到底是什么人!”

罗贽道,“和你一样,我是魔。不过,你是道门默许的魔,而我是道门要除之后快的魔。”

李汧的心跳到了嗓子眼,道,“你知道道门以魔制魔,不怕我向道门揭发你吗?”

罗贽微微摇头,“王太后天资聪明,绝不会做那么愚蠢的事情的。如果天下没有了魔,列王对道门也没有了价值。魏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庇护了我数十年。”

李汧的心头摇摆不定。她隐约觉得罗贽所言不虚,老魏王的确有背着道门行事的胆子;但她又听说魔是道门最忌讳的人物,远比邪修可怕。包庇罗贽,会不会反噬自己呢?

李汧道,“魔作恶多端,我包庇你有什么好处?”

“道门眼中的魔,只是不服他们的规矩,又与善恶何关呢?西河群邪残毒阴狠,道门可从来视而不见。至于我的魔行,想必王太后早已经烂熟于心了——这数十年,我对这道门天下种种弊端的抨击,就是我的魔行。”

罗贽显出悲悯的神情,

“王太后如果继续庇护我,我会指点你的修炼,也会教你治国。魏国的西河会垮掉了也并不要紧,我会请求魔君再引荐一批护持魏国的金丹。”

“魔君?并不只有你一个魔?”李汧迷惑,她听魏王说过,魔一直是独自行动。因为他们各个自大狂妄,视他人为地狱。

罗贽道,“群魔之间向来混战不休,不作改变,永远没有战胜道门的希望。魔君联合了穷极思变的魔,我则成为了他的魔使,向王太后传达他的致意。”

李汧暗思,群魔的势力已经不小了,不知道别的国家是不是也被他们渗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