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最名副其实的陪都(2 / 2)

“国公爷,卢尚书,二位以为呢?”

“刘公公言之有理,可这南京的城门总是关着也不是个事儿啊!”兵部尚书卢奎点点头,要死不活的说道。“注,杜撰人物,实在查不到。”

“老夫天启年间就因疾辞去了所有军务,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此事还是由刘公公和卢尚书决定吧!”

南京同样也有五军都督府和天子亲军,共有三十多个卫所,但由於天子不在,所以兵权一般都由留守的勳贵和兵部尚书掌控,其中又以魏国公徐达的后代为首。

而六部中,也是以兵部为首,而非如京城,以吏部为首,加上统管二十四衙门的司礼监大太监,也就形成了三人主导南京城的局面。

现在连魏国公徐弘基都推脱起来,可见这件事是真的辣手到了极点。

事情也的确辣手,纵观古今,也毫无经验可以借鉴。

赵锐突然杀到南京,手中没有圣旨,是万万不能放进来的,可没有陛下的圣旨,他们又不能动武。

否则赵锐借机起兵造反,河南的大军杀入南直隶,又是塌天之祸,所以也只能紧闭城门水门,将他挡在外面。

但赵锐赖着不走,他们总不能一直关下去吧?一百多万人还不活活饿死?

“国公爷,你魏国公一系,可是世受皇恩,镇守南京,这个时候你可不能撂挑子呀!”

刘公公见魏国公都这样说,是真的急了。

虽然魏国公说的是事实,天启年间就已辞去了所有军务,但大家谁不知道,那些掌握兵权的勳贵子弟依然只听他的。

“这样吧,那赵锐竟然没有公开扯旗造反,又宣称此次是来探亲扫墓的,那就派个人去和他谈一谈,想要进城最多只能带二十人,等陛下的圣旨到了,咱们再依旨行事吧!”

最终魏国公也只能叹息了一句,缓缓说道,他比这帮文官太监更加清楚这件事的枣手程度,要远远大於表面。

一个不好,大明将再次烽烟四起,南京则首当其冲。

众人也没说什么,都是点头赞同, 毕竟这南京城是真的不能再关了。

随后,又开始扯皮到底谁去和赵锐谈?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去,刘公公也只得咬牙,接下了这一苦差。

也不怪明朝的皇帝都喜欢重用太监,事实是到了关键时刻,太监确实比文官更靠谱,更加的忠心。

赵大帅的船队,两日前就已靠岸,在东城门外驻扎了下来,日日杀猪宰羊,好整以暇的坐等。

见一名太监从墙上被吊了下来,几名亲卫立即就上前一番盘问,然后将其带到了赵锐面前。

“你就是南京的镇守太监?所来何事?”赵锐一见他的穿着打扮,立即就认出了这家伙的身份。

“正是咱家,咱家姓刘,见过国公爷,咱家不是那帮文官,也不跟国公爷打哑谜。

若国公爷真是来探亲扫墓,就请让大军后退二十里,咱家就打开城门,让国公爷带一百名护卫进城,如若不然,咱家就是死,也不会让国公爷踏入这南京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