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第五三章(1 / 2)

第五三章

麻烦,大麻烦,两个大麻烦

唐大儒幸亏时常绷着脸,此时心里面不停的讨厌着两个大麻烦,却没有表现出来。

伊利目看到了唐大儒,就如同恶狼看到了肥羊一样。

“初次见面,本应早点来拜访,却因为有事在身,还望大儒海涵。”

伊利目说话非常客气,此时奉上古书,又特意来拜访。

唐大儒是说不出来,拒之门外的话,毕竟看这样子不达目的,善不罢休,他还是想让伊利目赶紧滚蛋

在京城总觉得有眼线,让唐大儒本来想做的心,都没有了。

要说这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这么多人看着呢。

二皇子司徒义一脸宛如踩到狗屎的表情,嫌弃至极,但是现在走就觉得自己更像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唐大儒面无表情的说道“哦,那就进来吧。”

说完,唐大儒率先走进自己的府中最后的两个人相对视一眼,十分嫌弃,跟在大儒的身后。

书房里,唐大儒率先招待了伊利目,毕竟二皇子在明面上还算是他的学生,可以在花园中等待一段时间。

仆人送上凉凉的奶茶,馅料满满的奶茶,在冰室冰冻了两个时辰,变得冰冰凉凉,十分爽口。

唐明珠身上的每一块肉肉,都是唐大儒绞尽脑汁想让自己女儿尝到美味的表现。

其实也是唐大儒在说,为女儿着想的同时,满足自己的喝奶茶的欲望。

但是唐大儒一个大男人也不能直说,只能借助自己女儿的名义吃吃喝喝,不丢人呀

所以唐大儒非常期待的回家,就是凉凉的奶茶和果茶在引诱着他。

但是每日的享受,在今天却成了煎熬。

伊利目连吃带喝,而且非常能沉住气,就是不说话,只要待的时间足够长,他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一半。

唐大儒想想还在外面等待的二皇子,决定敌不就我,我就敌,决定率先挑起话题。

“不知匈奴单于找我有什么事吗无功不受禄,单于带来这么多古书,让我受之有愧。”

唐大儒非常警觉的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殷勤,确实是让人害怕呀。

唐大儒自己很喜欢看书,也喜欢记录下来这些书籍,因为很多书籍由于各种的原因,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后人们只能暗自感伤。

所以唐大儒非常珍惜书籍,还有各种字画,因为他觉得如果保存好了,这是对后人们,无论是谁得到了,对历史都是一种无价的财富。

只要是想来拜见唐大儒的人,却都觉得大儒的爱好十分风雅,都会为他带来不少的古书。

导致唐大儒的书籍收藏越来越多,甚至都已经传出去了名号。除了皇宫中的藏书以外,应该是唐大儒是拥有的书籍是最多的人

成了很多读书人所向往的地方,很多读书人更加觉得唐大儒是附庸风雅之人。

唐大儒一直想摆脱这种固有的印象,不是所有收集书籍的人就一定是名士,好人,君子。

只是还没找出合适的理由,就发现自己的名号竟然都已经被外邦人都知道了。

而且还是的大敌匈奴,匈奴可以说是汉族人心中的一块解不开的仇恨

匈奴被打败过,但是从未被征服过,就算是一时的服软,总会想着找到机会直接反攻。

似乎每一位匈奴王心目中都有一颗攻占中原的心

让人感觉匈奴单于的野心都是世世代代传递的,还挺坚持不懈的努力。

所以唐大儒保持着戒心,他觉得匈奴单于伊利目,就是没安好心,就是过来找自己茬的坏人。

“大儒的心目中所有的匈奴都是坏人吗您这样想本王,本王可是很伤心。”

伊利目长得非常的英俊,十分硬汉的帅气的脸,此时故作忧伤的样子,确实可能会吸引不少人。

“本王前来拜访大儒,是想问一下大儒心中难道就没有想过匈奴的老百姓吗匈奴的老百姓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难道匈奴的老百姓就活该倒霉吗”

“大儒也许您不知道匈奴老百姓们的苦,我们没有中原这样富饶的土地,只能在沙漠中,找寻绿洲和草原

匈奴的孩子,自出生以来就要跟天地斗争,就要和狼一样生存,才能活下来。

每一个人都是艰难的活着,就算是本王是匈奴单于,生活的滋润程度远远比不上一个贪污的县官

天有不测风云,老天爷不长眼时,匈奴的老百姓就活该被活活饿死吗

我们想活的好一点,难道还有错吗”

匈奴单于伊利目说的非常的激动,眼睛里眼眶都红了,似乎要流眼泪了,也将匈奴老百姓的苦难,说的非常的到位。

伊利目眼睛直勾勾的看唐大儒,悲惨的匈奴老百姓的生存,是真实存在,所以他到底要看看唐大儒到底要如何说

无论唐大儒是假慈假悲,感叹几句,伊利目都敢在外面传谣言。

伊利目信心满满的等待着回答,因为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人,或者是有良知的读书人,此时都会感同身受。

这时不管怎样人应该都会客套几句吧,否则是没心没肺之人。

房梁上的暗卫也暗自焦急中,他要时时刻刻的认真记忆录唐大儒说的话。

而现在唐大儒就像是被架在火上烤,不管是怎样的回答,似乎都能找到漏洞。

毕竟匈奴的老百姓是真的很惨,而且似乎是让匈奴老百姓惨上加惨的罪魁祸首。

而唐大儒则是要求战争赔偿的主要人,一听就是罪孽深重之人,小心眼儿的人睡不得,直接抹脖子了。

唐大儒却不紧不慢的喝完自己的奶茶,挑碗里面的珍珠奶豆,认真的喝完,不留一丝一毫,因为他每天只有这一碗奶茶。

他觉得伊利目就是在放屁,根本就没有当做一回事。甚至慢条斯理的擦擦自己的嘴巴,才准备回答。

要说放嘴炮,只要不打架,唐大儒自认自己绝对能胜利

“那我就回答匈奴单于这个问题,你问我匈奴的老百姓是老百姓吗是老百姓但是是匈奴的,老百姓。”

唐大儒说话慢条斯,准确又到位,紧盯着伊利目的眼睛。

“难道就因为你们过的惨,就可以随意的烧杀抢掠的老百姓

的老百姓就该去死吗,这就是匈奴单于的两重标准,这就是你的问话。”

唐大儒直指问题核心,毫不留情说,眼神中充满了不屑,他还以为会问什么问题呢,原来就这吗

“而且为什么要将匈奴老百姓的生死算到的头上,难道让匈奴的老百姓吃饱穿暖不应该是匈奴单于和匈奴官员们的义务吗”

“您们自己都不把匈奴老百姓的生死当做一回事,还想让我们当做一回事。天下竟然有如此好笑的指责,简直就是驴唇不对马嘴。”

唐大儒都忍不住要笑,说道此时,他真觉得眼前的伊利目,确实非常的有心机,但是他找错人了,他没有现在这些读书人的道德底线。

唐大儒就是明明白白的,现代人他懂得真理永远是在拳头中跟着敌人讲仁慈,简直是笑话。

伊利目被唐大儒给嘲笑一顿,他也不生气,下套没成功,就没成功呗,咋的脸皮厚

“呵呵,大儒真的是能言善辩,巧舌如簧,本王实在是佩服呀。可见大儒的心只放在了,没有放眼全天下”

伊利目嘴里嘲笑唐大儒,鼠目寸光,没有心怀天下的胸怀。

“我谢谢匈奴单于的认可,本人就是如此的忠君爱国。如果所有的匈奴老百姓并入,成为治理下的老百姓。你放心,本人会一视同仁,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唐大儒也不生气,毫不客气的直接将匈奴板块并入。

“本王还是非常欢喜,能和大儒相聚,如果能结成亲家,那就更好了”

“本王听说大儒的女儿休夫,可想在这样的地方过得很不舒心,要不要跟着本王一同回草原,草原上没有约束

本王愿意尊唐大儒的女儿为左夫人,和本王共同治理匈奴。不知唐大儒意下如何呢而且只要大儒同意了,本王愿意割地做聘礼。

不知大儒意下如何呢,本王现在可以保证以后,继承王位的儿子,必定是您的外孙”

伊利目充满诱惑的说道,眼神里直勾勾的看着唐大儒,心想,大儒你真有如何回答

是保卫你的祖国完整,还是保护自己的女儿。

唐大儒一听这话就怒了,世上还有这傻叉的人吗听不懂人话是不是

“单于,是就想找茬是吗那你信不信我钻研出一门武器,直接轰了你的金城,炸了你的王宫。”

“以后唐府不欢迎匈奴王,也不要再来找麻烦。来人呀,送客”

唐大儒十分生气,后果很严重,直接端茶送客将匈奴单于伊利目扫地出门了

暗卫乔装打扮侍卫,已经推门而进,警惕的将伊利目送出门,才小心的赶紧去送信。

于是伊利目直接被轰出了唐家,但是他送来的书籍却没有被扔出来,直接给扣下来。

乌达等属下还在外面等候,看着主子被轰出来,一脸怒容,

伊利目沉默了一会儿,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起来,真是太有趣了

唐大儒真的是区别所有人,真的是太有趣了。

“别忘告知大儒,本王还会回来到时候十里红妆迎娶大儒的女儿哈哈哈哈”

伊利目哈哈大笑,在街道上大吼一声,让所有人都听到自己的声音。

各路探子和路过的老百姓们都震惊了,怎么回事啊。

难道大儒沦陷了难道大儒觉得伊利目难道唐家大小姐只能嫁到外地了

就在大家都好奇震惊时,唐府传来一阵怒吼

“滚滚滚”

伊利目倒是走了,却留下唐大儒生了一肚子气,而且是越想越生气的那一种。

而二皇子等了很久,终于等到了唐大儒告一段落。他听到唐大儒的怒骂声,此时觉得时机不太对呀

特别会看人眼色行事的二皇子,也特别会看别人的情绪,一看唐大儒现在愤怒的情绪,就觉得自己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但是,他也没办法了,只想求助大儒。

二皇子心惊胆战来到了书房,看到唐大儒在书房里转来转去,双手背后,怒发冲冠的样子,确实非常的吓人呢。

“太太太傅,我也有事想跟你说,也是关于匈奴单于伊利目的事情。我现在很害怕”

二皇子司徒义从头道尾,循循道来,将他最近发生的事情告知唐大儒。

唐大儒听见这是若有所思,心里却想着这不是伊利目计谋不行,只是他对自己的计谋没有起到作用罢了。

看看伊利目虽然离开了,但是二皇子司徒义却一直沦陷在记忆中,自在自己吓唬自己。

甚至是算计到了二皇子性格方面,都做到了详细的规划。

就像唐大儒所见,二皇子司徒义要在脑海当中自己把自己给吓坏了。

本来就是非常敏感的人,敏锐的感觉到所有人的态度,容易想的多,考虑的多,会在意所有人对自己的态度。

这样的人活得确实非常的累,但是二皇子司徒义却靠了这份机敏,在朝廷当中展露头角。

二皇子司徒义,眼神里充满了迷茫,他的害怕,他害怕父皇将自己当做小人,害怕父皇将自己弃之脑后。

他渴望权势,希望得到重用,手中的权利让他有安全感

“醒来”唐大儒怒吼一声,直接将二皇子司徒义的想象拉回现实。

“二皇子,你纯粹就是想的太多了,你说的这点小事,你父皇没有时间计较。”

“不要自己吓唬自己,那可是你的亲生父亲,怎么会相信一个外人不相信你呢。”

“谁说皇家没有亲情,如果当天是别的皇子遭难,二皇子你会前去救援吗”

唐大儒打断二皇子不断钻牛角尖的想象,一切都是没有实质的想象,想太多容易走火入魔。

“本皇子当然会去救了,太傅说的都是真的吗父皇真的不会想太多吗”

二皇子先是斩钉截铁的说道,但是还是神情很紧张,想要得到一个保证,让自己安心。

“安心,我甚至觉得你可以直接找你的父皇去坦白。有时候直白的去捅破这件事情,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呀”

“你要想到,你是皇上的亲生儿子,他打你骂你,是觉得你还有救。是觉得你还有指导的价值。如果真的皇上不打不骂,好吃好喝的顺从,可能真的是要报废养废的的感觉”

唐大儒信心满满的说道,就像他那两个愚蠢的儿子,蠢到那种地步,他也没有放弃。

还不是好好的养着,要不是后来发现这两个孩子笨是笨点儿,还是有那么一丢丢的用处。

二皇子司徒义听了唐大儒的话,就觉得眼前一亮,头一次听说打骂还竟然是一种“宠爱”。

“那我回去试一试”

“去吧,放心,皇上没有那么小心眼他除了抠一点之外,其他的地方还都挺好的。”

“额您好像说漏嘴了”

“算了,你就当没听见吧。”

“好的,那我就先走了,我这就去皇宫”

“去吧去吧,不加快点速度,你都要进不去皇宫了。”

唐大儒出了馊主意,司徒二皇子还真打算去执行。

脑子发热的司徒二皇,出了唐府,直冲着皇宫去找父皇,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皇宫中,司徒皇帝刚得到消息,匈奴单于伊利目找自己的挚友去交流感情,非常气急败坏的想这纯粹是不拿朕当回事

“故意的这就是故意的,故意去抢朕的挚友。朕就应该将可恶的伊利目留在京城,这辈子不让他回匈奴”

司徒皇帝气道怒发冲冠,怒气冲冲的在书房里转来转去。

他不意外自己的挚友唐大儒是支持自己,但是唐大儒的心是真心。

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再硬,也扛不住,别人老是来扒墙角啊。

“呸呸呸果然朕的挚友就得放在眼皮子底下,要不然指不定被人人给偷了”

“朕不仅活着要跟唐大儒做知己,死了也要做知己,朕死后的皇陵,要请唐大儒同葬”

“所有人休想拐走朕的朋友”

司徒皇帝想一出是一出的说道,越想越觉得这是件好事,找天出门他见到自己的挚友,得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没错,告诉唐大儒,他们死后也要做朋友住到一起

言太监躲在柱子后,不敢说话,怕自己成为司徒皇帝的生气后的炮灰。

言太监心想置皇后娘娘于何地也没将唐夫人放在眼中呢。

不过心中吐槽归吐槽,此时迫切的需要有个人来看一下司徒皇帝的怒火,让司徒皇帝不生气了。

二皇子傻不愣登的来了,坦白从宽,告诉了父皇,伊利目的野心,和他这些日子心中的胆战心惊。

“你是不是傻,想那么多没用的事情,朕在你心中是这么坏吗”

“父皇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