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章(1 / 2)

第八十四章知识在闪光

王先生说的老师就是城里的学校老校长, 牛鲜花之前去过老校长的家里, 记得孙政国说这老校长留苏的, 当初刘建设还去请教他一些枪械的物理问题, 一个小小的乡间抽水泵, 在他看来就是小菜一碟,当天就给他们画了个图纸。

赖头子也算的上是精工巧匠, 再经过李校长一点拨, 回去没日没夜的用了两天的时间, 就做了个木质的简易抽水装置。李校长本来质疑这木质的会漏水, 无法产生密闭空间产生压力。但赖头子的手艺不是一般的巧,东西做出来,王先生特地把老校长请来,老校长指导着大家把这东西装在井口上。赖头子站在一个把手边,轻轻的上下一推一压,几下之后, 就流出了凉凉的井水。

大家只是围在井边看热闹,没成想,这有文化人弄这东西还真管用, 不用提水了。“呀,真有水。”

牛鲜花跟着旁边的村民都笑了。牛富贵看着这东西, 瞪着眼睛,“还真能行,跟那通电的水泵一样样的。”

李校长也笑了,拍着赖头子的肩膀, “小伙子,你这手艺不干木工真是屈才了。”

赖头子被李校长夸了,挠挠头笑道,“李校长说哪的话,还是校长和王老师这东西想的巧,跟俺没甚关系。”

李校长摇摇头,“小伙子,我和你王老师只是给你画了那么个草图,你就能做的如此精细,这真的是门手艺,要好好善加利用。”

这时候牛富贵插话了,“李校长说的是,其实俺们也像社里面申请了,要成立个木工小队,这家具厂都联系好了,这社上一直没消息。”

李校长点点头,“哦,你们要成立个木工小队做家具”

牛富贵点点头,“是呢,俺们木头都准备下了,这社里就是没下来批文。”牛富贵说的木头是牛家村在给牛鲜花的药材小队开辟荒地的时候顺手砍的,都把树干砍的光溜溜的堆在山脚下的药材地旁边。

“我明天上去跟公社反应一下,不过我觉得,各村浇水都是个问题,这种水泵简单易安装,其实是个造福农业的好项目,如果你们木工小队做这个项目,倒是还是挺不错的。”李校长如是说。

这一番话可把牛富贵给高兴坏了,急忙招呼着李校长,“真是谢谢李校长,这样,今天辛苦了,晚上在俺们村里吃上一顿。”因为村里有了专门招待贵宾用的粮食,牛富贵是什么人都想用上。

“吃饭就算啦,我学校里还有事。”李校长委婉的拒绝。

李校长到底是见过世面的,就是站在田间地头,那长身独立的样子都是温文尔雅颇有学者风范,他看了看井边的另一个拉水的装置,“你们村还进行了很多的尝试嘛,不错不错。”李校长频频点头。

“这是知识与生产结合的最好方式,小王做的挺好。”李校长笑着看像王老师。

但这点子其实最早是源自牛鲜花,牛富贵王老师都不是贪功之人,指着牛鲜花说,“其实这个主意也是鲜花同志出的,她是俺们省去年的三八红旗手。”

牛鲜花本来站在旁边看村民们压水,被牛富贵点了名,笑了笑,“李校长。”

李校长不是第一次见牛鲜花了,牛鲜花自从知道了李校长的地方之后经常去借书,二来牛鲜花跟刘建设也认识,李校长自然就认识了牛鲜花。“哦,鲜花同志啊,看来在我那借的书没白借啊,巾帼不让须眉啊”

牛鲜花笑笑,“还差的远呢,这不是还得您出马。”

牛富贵看着李校长和牛鲜花那熟识的样子,暗暗想,这牛鲜花还真有两下子,这谁都认识。

不过这次在李校长面前的露脸,确实给牛家村,甚至旁边的几个村子都注了一计强心针。李校长十分重视这次典型的利国利民的小发明,特地一去城里与人民公社及教育部门反映了牛家村的新成绩。现在人民公社正为旱灾的事情发愁,毕竟去年就是灾年,今年青黄不接的年月已经传出有村里饿死人了。现在要是再来一次大旱灾,这以后日子是没发过了。

牛家村的方便浇水的小发明,立马得到了人民公社的强力支持。人民公社第二天就派了人下来,牛富贵赶着毛驴车上去,办理了木工小队的成立手续。牛富贵也不傻,趁此机会说了之前的提议,不仅要做这个抽水装置,后面还要与木材厂进行合作。为了缓解整个公社的灾情,为了尽快解决目前的困局,公社立马就同意了。

于是木材小队正式成立,赖头子出任小队队长,马不停蹄的开始制作简易水泵,他召集人手紧急做了两个急忙安装在地里的另外两口水井上,得益于牛家村之前挖的很好的排水系统,赖头子弄了个很大的木头槽子,可以直接把压出来的水刚好引到地里的排水渠里,源源不断的水从水井里被压出来,四通八达的疏散在地里,天上的太阳仍然很大,但看着被井水浇灌的干裂的土地,牛家村人总算是松了口气。

这是第一次农村人发现知识可以在生产中闪光,王老师走在路上,明显感觉牛家村人看他的眼光都不一样了,那是发自真心的尊敬和佩服。王老师也是第一感觉自己受人尊敬的感觉,他现在在牛家村,比在王家村还自在。他现在也不天天窝在教室里或者家里看书了,时不时的就要去地里转转,这一转不要紧,他才知道,这牛家村挺会搞,大队底下有小队,药材小队,养猪小队,木材小队,都经营的井井有条像模像样。

他之前一直不知道为什么牛家村家家都有余粮,而王家村人已经开始挖野菜度日了,甚至自己,要不是能来牛家村教书有口粮食,光靠着王家村大队的口粮,自己也要饿成皮包骨了。现在他知道了,牛家村人很聪明啊,还很勤劳,白天做工,晚上学习,什么都不落下。

木工小队马不停蹄的干活,赖头子召集了几个村里愿意学习木工的后生,其实大家都愿意,只不过现在地里正忙着,大家得先紧着地里。来的是村里赚不了满工分的不到十八的十六七岁的男孩子。这时候的男孩子都聪明。赖头子做一步他们跟着学一步,虽然做的比较粗糙,赖头子还要后续打磨,但总归比之前要快了许多。

王老师吃着牛家村但肯定不能忘了自己的老本家,他去王家村大队去推销水泵,王家大队长正愁着呢,没好气的让王老师哪凉快哪待着去。

王老师垂头丧气的回来,这是事关明年收成的大事,牛富贵一听这不行,直接连夜带着人赶着驴车拉着水泵就去了。牛富贵跟王队长很熟,俩人经常一起上公社开会,直接就把他拉到地里,牛家村人已经把水泵装好了,这时候正在试水。

“看,咋样”牛富贵笑眯眯的看着地里的成果和王队长那傻眼的样子。

“这是甚”

“这是王老师和俺们村发明的木头水泵,有了这,不用提桶浇水,直接压水,你看方便不,装不装”牛富贵指着旁边的王老师。

王队长看着哗哗流淌着的水眨了眨眼,看了看王老师,又看了看牛富贵,走上前去。牛家村的小伙放开那把手。王队长亲自压了两下水,然后竟然扶在木头水泵上不说话了。

牛富贵愣了,急忙上去看他,“咋啦这是”

王队长再抬头泪流满面,“老牛呀你咋不早来”急的直拍大腿,然后蹲在了田埂上。

牛富贵还以为啥事呢,吓了一大跳,笑着说,“这个也是今天刚做出来,这不是王老师今天上午来找你你不是让人家哪凉快哪待着么”

王队长蹲在擦擦眼泪抬头看看站在一边的王老师。然后站起来狠狠的抽了自己一个嘴巴,那劲儿大的,王队长黑觑觑的脸上顿时红了,这一声巴掌把大家都吓坏了。

王队长还不解气,继续开始扇另一边,王老师和牛富贵急忙上去抓住他。“老王你这是作甚”

“俺是瞎了眼,呜呜俺对不起乡亲们啊俺对不起王老师”王队长涕泪纵横。

王老师扶着他,“王队长,你可千万别这样。”说着说着自己也流起泪来。两个王家村人抱在一起哭,牛家村人站在一边。

牛富贵看着他们着急,“行啦,你们这是作甚,这是好事,还不快叫人赶快连夜浇水,你看看这地干的,苗都快死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俺去叫人,俺去叫人。”王队长擦擦眼泪,恢复理智。

王队长急着叫人浇水,王队长也在旁边指导,那是王家村的事情了,牛富贵很识相的带着牛家村的几个小伙子回去了。

回去的路上几个小伙笑着说着刚刚王家田间地头的笑话,“看把那王队长激动的,鼻子一把泪一把,哭的像个大老娘儿们。”

“是啊,他们王家村人也真是,庄稼成那样了,还不快浇水就知道哭。”几个小伙子都是在赖头子那里干活的半大小子,说话没个轻重,嘻嘻哈哈的格外吵闹。

牛富贵板着脸挥着皮鞭赶着毛驴,呵斥他们,“瞎说甚你们不知道不要瞎说,你们知道那王家村就今年都埋了多少人了”

大家一听牛富贵这话都不说话了。

“都8个啦”牛富贵自顾自的说了个数字,然后叹了口气,“去年都受了灾,不像咱们牛家村有那药材小队,现在各村都是吃野菜吃树皮度日呢。你们还笑,笑屁咧。”

“其他村今年三四月青黄不接的年月也都有人饿死,今年又是这种年景,你们赶快跟赖头子好好学,赶快做,做好给各个村送去,再过两年也都是挣满工分的人啦,不能再这么个瞎闹啦。”牛富贵意味深长的教育着几个小伙。

被骂了,也被现状吓到了,几个小伙不说话了,回了赖头子那更加加紧干活。

第八十五章生崽子

牛家村地里面的浇水工程因为有了机械的帮助明显速度加快了很多,而且,牛家村人今年没挨饿,大家家里还都有粮食吃,吃完了也有劲儿干活。但其他村就相当不妙了,本来去年的粮食就少,大家现在就已经吃上野菜了,吃的少,又加上今年大旱,意味着明年年又是个灾年,在体力与心理的双重打击下,很多村子的地基本就是荒着等老天爷赏饭吃呢。直到牛富贵带着牛家村人给王家村安了一个简易的抽水装置,只要抽出水来让水流到田里,再在合适的地方开上口子,让水流到田里,浇水的事情变得简单了不止一倍。

王家村的老少爷们也才看到一点点希望的曙光,被王队长号召着去地里浇水去了。赖头子和小伙子们则是在家连夜做水泵,因为井都比较深,要拼接的地方很多也很长,格外费工夫,几个小子都是新手,工具也不够,基本就是赖头子一直在忙。好在每个村里的井口数目不多,赖头子马不停蹄的做,希望先能供应每个村有一口井能工作,给各个村子带来希望。再下去一个个的填充上。

牛富贵也不闲着,地里忙完还要上城里,跟木材厂联系接活的事情。现在大家活跃起来了,牛鲜花的自行车基本上是公用的,谁有事跟牛鲜花说上一声,拿着钥匙就能骑,自行车又快又方便无形中增加了大家的办事效率。

牛家村上上下下都不闲着,有的下地浇水,有的上山挖药,有的做木工水泵,有的砍猪草喂猪。可以说男女老少,甭管是什么条件,都在积极的忙活着自己的事情。晚上还照理去王老师的夜校上课,现在大家尝到了知识的好处,上课上的更勤了,上完课再一起唱歌嚎一嗓子,神清气爽的。

牛鲜花的药材地是牛家村所有地里受灾最轻的一块,就得益于地在牛脊山的山脚下,周围郁郁葱葱的都是参天大树,大阳光正晒的时候有树荫挡着点,热度没那么高,水分也就蒸发的没那么快。经过上次省里的药材专家来指导过一次,各种药材涨势良好。牛鲜花正在药材地里看着药材的涨势。听到牛兰花在外面大喊“快点快点生啦鲜花”

牛鲜花探出头去,看到牛兰花在前面挥着手,跟牛鲜花喊叫着生啦生啦的。牛鲜花急忙从地里跑出来,肯定是牛菊花生了。牛菊花怀孕多时,算算日子也该到预产期了,之前经常跟牛鲜花叨叨,自己肯定是个男胎,因为她觉得跟前三胎女儿感觉都不一样,牛鲜花只是笑笑不说话。

牛鲜花从地里走出来,牛兰花已经跑得没影儿了,牛鲜花就自己个往前走,走了几步,从旁边的地里窜出来一个人,是毛驴娘。

“鲜花,等等俺。”

牛鲜花着急着往前赶路呢,毛驴娘笑嘻嘻的追上来,“这牛瘸子还挺行,今年这母猪下崽儿啦,听说有四头呢。”

牛鲜花看着毛驴娘那笑容,才知道自己想错了,刚刚牛兰花急急忙忙的说生是说的村里的大母猪。

这母猪生崽子可是大好事啊,一路上大家奔走相告,这可是牛家村第一次母猪下崽儿啊,一下还是四头。牛鲜花笑嘻嘻的跟着大家一起往猪圈走。

牛鲜花其实没来过这猪圈,给了牛瘸子那钱之后她就没管过,没想到牛瘸子这人,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不靠谱,但是干起活来却不含糊,那猪圈,每个猪圈都打扫的清清爽爽的,猪食槽也干干净净,里面放的都是新鲜的剁碎了也不知道加了什么料的猪草。

猪圈垒的也相当妥当,是赖头子的手艺,没有砖头,用的是山里的石头,间隔着木栅栏,又结实又宽敞。十几头小猪两个一圈圈在一起,十分整齐充实。

猪圈人已经很多了,大家都是挤到前面一个圈去,看老母猪生小猪仔,牛鲜花和毛驴娘刚到没多久,前面的人就哇哇的喊叫上了。

“咋啦,咋啦”毛驴娘是个闲不住的,一上来就打听消息。

前面是牛招娣,她扎着两个辫子转头过来,笑盈盈的,“这是第七头啦。”

“啥俺滴个乖乖,生了七头啦这母猪可真能生。”毛驴娘感慨。

牛鲜花笑笑,跟毛驴娘开玩笑,“跟你有一拼。”

毛驴娘也笑了,甚是得意的说,“咋啦,人多力量大等俺五个儿子长大,都是壮劳力,俺都不用干活啦,坐在家里吃现成的。”

几个人都笑了。

大家正开玩笑说着闲话,前面又传来一阵骚动,又一个牛家村的母猪十分给力,一气儿生了八个崽儿。这可把大伙乐坏了,牛鲜花他们站在后面,就听见前面牛瘸子声如洪钟的笑声。

“牛瘸子,还有没啦”后面的人看不到前面的状况,乐呵呵的问着。

牛瘸子站起来笑呵呵的答,“没啦没啦,大家都散了哇,这母猪也得休息呢。”

得了消息的大家伙也就散了,前面的走出来,后面的非要跟上去看,都要瞅一眼这牛家村新出生的小猪仔儿。牛鲜花也跟着大家看了一回,大母猪生无可恋的侧躺在一边,一排小猪崽子在母猪肚皮边上吸奶。

看完了出生的小猪猪,牛鲜花和毛驴娘她们一起出了猪圈,大家说笑着,旁边一个小媳妇问牛鲜花,“鲜花,你姐生了男娃女娃”

牛鲜花愣了,“俺姐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