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纵气斗云霄,挥剑荡天青
张御在坐下之后,缓缓收拾心绪,调整自身状态,大约有半天过去,他觉身心已宁,气意皆定,这才退出定坐,并於心下一唤,随着一道明亮光幕浮起,大道玄章已是现於眼前。
他目光一转,注落在玄章之上的“灵空之印”上,凝定片刻之后,就缓缓运转起这个章印来,而与此同时,他自身的神元开始了缓慢的削减。
他此时能感觉到,这个过程完全是由自己来掌握的,只需意念一转,就可以随时随地中止这个过程。
不过他有着还算充沛的神元,自是不会去如此做。
他能感觉到,自己的意识似乎沉入了一片虚空之中,而且可以看到,随着神元的投入,一点亮光便在虚黯之中诞生出来,但是极细极微, 似乎一不小心就可忽视过去, 不过在灵空之印的不停运转之下,其似在缓慢增长之中,在一点一点的明亮起来。
值得一说的是,按照前人秘法章法修行的话, 那么塑造出来的神异器官可以有多个, 但若用灵空之印,那么就只有一个。
不过这两者之间比较, 并不是以神异器官的多寡来定高下的。
实际上最早的玄修都是以“灵空之印”来塑造神异器官的, 只是这个章印一旦用上,那么就没有改换的可能了。一个错处就有可能导致修士再无攀渡大道的希望, 加上一次所需付出的神元过多, 十分不合众用,有鉴於此,前贤才总结出了各种秘传章法, 不是去求一次便就功成,而是分而化之,逐个塑造,再最后统合为一。
两种方法路数,到最后是殊途同归的,实际上要是修炼之人神元足够, 那么用灵空之印塑造出来的神异器官才是最为适合自身的。
但缺陷也不是没有, 那就是这个法门只有一次机会,修士以后没有重筑根基的机会, 成就之后不管好与坏,只能循此而前了。
而若用前贤传下的章法,那在最后把所有神异器官统合为一之前, 依旧还是有机会去填补根基。
张御却是不必去管这些,因为他的六大正印早在此前就全部推到了第二章书所能达到的顶点了, 根基已是稳固的不能再稳固了。
可是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 他并没有忘记自己在突破第二章书时因为六印皆满, 之后导致了物性一面太过牢固, 自身神异化的过程差点无法完成一事。
所以若说他还有什么有顾虑的地方,那就是自身根基太固, 所需耗用的神元很可能会超出他的想象。
不过此前所有的积蓄就是为这一刻。
在他神元的持续投入之下,那团光亮在持续积累之下已是越来越是耀目,到了最后,终是大放光明, 并且填补了整个目光所见得虚空。
这个时候有一种感觉告诉他, 行至此一步, 已是可以停下了,可以就此退出了。
玄玉之中那缕传递给他的意念内容有限, 上面只是说了契机自便知晓,现在他明显是察觉到了, 可心中却又觉得哪里有些不妥。
他思索了一下,却是决定继续下去。
因为灵空之印就是本我与大道之章的沟通,这正如第一章时的“存我”之印,一切都是以我为延伸的, “我”才是第一位的。
而这个时候,他表面上的感官虽然告诉他已可到此为止, 然而“我”却还没有发出回应。
他判断这或许就是灵性和物性差异所造成的。
因为在对待同一种物事时, 有时候用自身物性认知是一种结果, 而用自身灵性认知或许又是另一种结果, 双方并非是定然重合的。
唯有拥有了神异器官, 在统合心力的之时,使得两者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达到心身若一,内外合契。
既然“我”此时认为时机未到,那么就说明真正的契机还未有到来,所以他并没有因此而停止,仍旧在那里推动灵空之印。
好在这次收获的神元足够多,到这时用去的连积蓄的三分之一都没有,所以他还有足够的底气去坚持。
就在他继续下去后,变化很快又再次出现了,只见那团金光之上,又有一道光亮显现出来,若说之前的光芒可称凝合稳固, 坚不可移,那么这光亮就是变化来去,散而不失。
两道光芒很快相互融合在了一起,并各据半边,彼此你进我退,忽起忽落,似时时在变动之中,但又始终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