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英姿皱起眉头来。他一个市井小民,从来没有考虑过如此宏大的问题。如果贸然说那些分裂道士是魔,也似乎不大妥当。至少韩英姿自己,丝毫不觉得自己是魔。
他想了下,反问小孟,
“种民的生活如果真的如此美好,小孟姑娘家怎么会离开洞天福地呢?那许许多多的修真世家又为什么下山呢?我瞧那知客道士丘梧桐是一个种民,却瞧不上你们世家。你们都是道门出来的,之间哪来许多隔阂?”
小孟不禁赞叹,
“韩君真是天授的聪慧,一下子就碰到了关键。我们这些世家,本来也是种民。只是家里出了道士之后,再难和其他种民相处了。
天下分成世外和世内后,道门松弛了道士的淫戒,许可互相有情的道士结成道侣。道士有情有愿,才会留下子嗣。子嗣本来就是情种开花结果,道士不会矫饰自己的感情,自然会加倍珍爱。同样的禀赋,有道士偏心指导的孩子,往往胜出。道门无法迫使道士违逆自己的本心,但如果任由差别滋长,种民世界一切平等的规矩迟早荡然无存。
道门不会惩罚恪守戒律的道士,但也不能放任种民不均。所以,道门的规矩是,连续三代出了炼气境界道士的种民人家,必须下山;一代就出了金丹境界道士的种民,也必须下山。那些历久不衰的道士家族就成了修真世家,为道门打理起红尘俗事。道门流出的法器丹药符咒,就来自我们世家经营的香会。
但我们世家是两面讨好的人家,也是两面受气的人家。人间的列王觉得我们是道门派来监察他们的耳目,只准我们寄寓,却不许我们在人间置办一尺一寸土地;道门的种民也嫉妒我们得到家族的密授,还能自在的畅游天下列国。这一番我没有资格参加道门直升内门的考试,也是由于道门里种民出身的长老反对,只好来红尘寻觅门票。”
小孟给韩英姿讲述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新世界。当然,从过去到现在,韩英姿一直生活在一个和小孟同样的天地之间。然而,过去的韩英姿就像瞎子摸象,所见所闻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
过去的韩英姿看不到世界的全貌,哪怕韩英姿拥有千里眼,也看不到世界的全貌。
直到小孟讲述列国不愿言说的历史,韩英姿才陡然有了一只超越纷扰万象的眼睛。
他仿佛看到了道像太阳一样流溢光芒,最灿烂明亮的光照耀在道门,然后流到修真世家,再留到种民,最后一点余辉落入列王为经、十家为纬的人间。
他还仿佛看到了法器符咒丹药的流向:道士和种民在洞天福地的灵脉采集天材地宝,制作成器,多余和残次的东西通过修真世家的香会流入人间,墨子会和农家充作加工的下手,最后成为了人间各国的军国重器。
哪怕世外和世内分裂已久的今天,列国的命脉还拿捏在道门手里。
韩英姿想到了魏国和赵国开拓北海的战争。墨子会总舵提倡非攻,可在魏国,宋舵主却无法贯彻非攻的宗旨。大梁分舵最重要的活计,就是给魏军打造屠戮妖兽的兵器。唯有如此,墨子会才能在魏国立足,他们这些墨者也有结实的饭碗。
可他始终过去不明白,为什么魏国要去神州之外的北海抛洒魏人的性命,为什么老魏王要对一些无知无识的妖兽耀武扬威。
如今他才终于明白了,老魏王是要在道门之外,寻找只属于魏国的灵脉。
没有人能看到世界全貌,人们只能在想象中看到整个世界。
不过,韩英姿的思绪还是从全天下回到了脚下,他问起小孟一个现实的问题,
“方才小孟你说,这次试炼道门还有一批直升内门的名额。这是怎么回事?有多少道门人直升了?那些已经直升的考生的名额,会从六十枚门票中扣除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