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静室和韩英姿七年前离开时候的区别不大。只四枚蒲团换了新的,中间的那尊青铜盂锈迹更多了一些。
这七年来,铁柱宫的外门招考可没有因为遗漏韩英姿这个大才而停顿,依然是三年一期外门招生。韩英姿哭着鼻子、擤着鼻涕走了之后,不知道又有多少童子在这里哭过鼻子、擤过鼻涕。
隔着青铜盂,楼老道和韩英姿分别坐在一个蒲团上,另有二个空着。七年前是三个道士来考察韩英姿的灵根,这次就一个老头。阵仗虽小,权威更高。
道门有七条戒律,度人、续法、荡魔是三律。为度人一事,本山设度人院;为荡魔一事,设荡魔院;为续法一事,设法藏院。另有戒律院纠察门人不破四戒。是为上四院。
四院之长,皆称院主,四院之副,皆称知院。上四院中,戒律院无偏无依,法藏院低调沉潜,而度人院主内、荡魔院主外,是道门最显赫的两院。这两院院主的威权只在道门掌门之下,比八大宫观的观主还要尊崇,两院知院的地位也和十六小宫观的观主相当。铁柱宫是福地上的小宫观,他们的观主既然闭关,宫观之副,都灵威监院便要向荡魔院来的楼知院低头行礼。
每个院各有两个知院辅佐院主,老道士楼师道则是本代荡魔院主商真人最资深和信重的知院,一百年来他们合作,将天下群魔扫荡得无影无踪。由楼师道亲自检验韩英姿的灵根,不知道是韩英姿的幸运,还是不幸。
楼老道问韩英姿,“你还记得金光明咒?”
这是当年韩英姿测试时道士们教他的咒语,也是韩英姿学过的唯一一种道门法术,他现在还刻骨铭心
——虚空无丈尺、丈尺量虚空。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天地玄宗,万气本根。金光速现,覆盖吾身!
在和铸错的战斗中,小孟也施展了同样的金光明咒,她的金光明咒是覆盖十丈的金光罩子,是抵消铸错绿火的无数光球;可在韩英姿口中,这金光明咒只是毫无用处的一段空文字。
韩英姿望着楼老道士。他有身神、有黑风狮子、有暗香疏影匕首,还有涌泉般的心眼和打不垮的韧劲,可到了这里,这些都不准用。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和他十三岁时候的情景一般无二。
不,他没有停留在十三岁原地踏步。韩英姿想,这七年我也一直在努力,终于跨进了炼气士的门槛。
他向楼老道应道:“还记得,一字不差。”
“那开始吧。不必急,没有谁催促你。也不要作弊,我只是看看,不会因为你好,向度人院推荐,也不会因为你不好,不许你去内门试炼。”
楼道士指青铜盂。
韩英姿点点头,起身立在青铜盂边上,他滤清了杂绪,全副精神都集中在青铜盂上,连楼道士的临场都排清在外,就像自己在铸造道门那么赝钱,修复身神时那样心无旁骛,物我两忘。
韩英姿开始吟唱金光明咒:“虚空无丈尺、丈尺量虚空。总持无文字,文字显总持。天地玄宗,万气本根。金光速现,覆盖吾身!”
咒语只是指引,引发的是施术者本人的真元变化:
青铜盂中的静水动了,水晃荡起来,波光粼粼,涌动着落日的碎金色。哪怕没有一句夸赞,韩英姿自己却笑了:这是七年修炼的成果,他至少能凭意念略微推动一盂水,染上一层浅浅的金光。
全幅精神沉浸在青铜盂的韩英姿恍然不觉,这时楼老道从自己的袖中翻出一本黑羊皮包的道书,样式和孟獠牙的相似,也和韩英姿的那本有点像。
“外物已逝难追,可在人心深处却留驻了光阴,”楼道士的道书悬在静室之中,倏地化成一枚时轮。时轮飞速逆转,楼道士眼中的场景变幻不动,这间静室陡然出现了无数幽魂般的人物,倒退着进进出出。
终于,时轮停顿在了一个时刻。依旧是在这间静室,他眼前的韩英姿却不再是二十岁的身姿,而是一个十三岁的伶俐孩子,也对着这青铜盂吟唱金光明咒。韩英姿的形象也不同于方才的无数幽魂,宛如血肉之躯。
隔着青铜盂的对过,落座着三个道士的虚影,二男一女,是那次外门招考的考官。楼道士认得他们:是铁柱宫的上代观主、上代监院、还有当年度人院派遣来的执事程迦陵。他们都是拥有天眼、恪守戒律的金丹道士。
楼师道不动声色地窥测到了韩英姿心深处的过往,韩英姿却一无所知。
“开始吧。”度人院执事、女道士程迦陵清冽如泉的声音响起,她向十三岁时的韩英姿道。楼师道不禁流露出慈爱的神情,程迦陵是他的得意弟子,他像亲孙女那般疼惜,她与孟南星都是黄金一代的一员。那时,她还刚证得金丹,才进入度人院任职,如今已经有不下于自己的道行,必定能进入塔林。
不久小孩哇哇的哭声响起。十三岁的韩英姿试炼失败,水波纹丝不动。
程迦陵温柔地安慰韩英姿,这孩子反闹得更凶,赖在这静室撒泼,不肯走了。
楼师道不以为然,上天无情,也无偏私,哪怕道士的子嗣、君主的王子,也是勉强不来灵根的,这是缘法和宿慧提前注定的结果。楼师道走到小韩英姿跟前,蹲到和这孩子一般低,查验起小韩英姿的根骨。当时别人如果弄错,这次他绝不会弄错。
小韩英姿恍然不觉,楼道士对于他是一个看不见的鬼魂。楼道士的天眼扫过小韩英姿的每一个穴窍毛孔,一切都是平庸至极。
十三岁的孩子心性和精神远没有完善。道门要在十家和列国先挑走最好的仙苗,只能从身体禀赋的灵根为主。灵根越优,越利吐纳融摄天地灵气,修炼越速。
从品第论,道门把道童的灵根划分出上中下三品。优中选优,尖中选尖,三品又可以扩充成十品,最劣下下品,最高极品、其次上上品。从种类论,灵根又是水火风土四大基本灵根和合,种类繁多。